高建華:做守護平安正義的好青年
2022年“七一”前夕,高建華(左)深入延川縣大禹街道馬家店村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現場解答群眾法律咨詢(資料照片)。通訊員 甄貴清 攝
她是一名基層法律援助工作者,曾作為青年法律援助志愿者代表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作報告,被評為“陜西省法律援助工作先進個人”,先后6次受到市級、縣級表彰……群眾相繼給她送來的10多面錦旗,顯示著她與人民群眾心連著心。近日,她再次榮獲“陜西平安正義好青年”稱號。
她就是延川縣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志愿者高建華。
臺前榮光臺后功。究竟是什么讓這名“90后”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成為法律援助戰線的精英?能在8年的法律援助之路上取得人民群眾的高度信任?讓我們走近高建華,一探她辛勤耕耘法律援助工作的“法寶”。
讓群眾少跑冤枉路少花冤枉錢
“熱心高效服務群眾是法律援助工作的基本功?!备呓ㄈA經常這樣說。法律援助面對的是困難群體,如何提高法律援助工作效能,讓群眾維權少跑路、辦事少等待、溝通少費力、維權少花錢、結果少抱怨,成了她長期思索的問題。她主動和每位來訪者添加微信,在遇到農民工討薪等群體利益訴求時還會建立微信群,疑惑在微信上回答、案情利用微信溝通、政策通過微信解讀、書證通過微信傳遞,通過微信架起與群眾廣泛溝通的橋梁,取得人民群眾的信任。
2019年3月1日,高建華收到了她參加工作以來的第一面錦旗。俗話說“寧拆十座廟,不破一樁婚”,而面對馮女士湊合著過了大半輩子的不幸婚姻,高建華義無反顧地幫著馮女士掙脫了不幸婚姻的枷鎖。正是她的不懈努力,最終“破”了這樁婚姻,卻收獲了他人的尊重和心靈上的慰藉。
2021年,在南河工程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中,高建華作為這起群體案件的代理人之一,在案件辦理初期,證據的缺失與不足成為最大難題,她就主動承擔起這個復雜的調查取證工作,通過與當事人確認、到相關單位走訪取證、申請法院調證,在一系列的操作下為受援人找到了獲勝的重要“武器”,順利幫助9名當事人如數拿到了5.3萬元的薪資。
讓法治的陽光照亮每一個角落
法律援助工作不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種責任、一種追求。在高建華心中,坐等群眾上門“求援”還遠遠不夠,她要利用一切契機守護心中的正義。她結合實際工作經驗,確定了法院每月必訪,通過立案部門尋找線索;勞動監察部門有案必訪,主動聯系提供法律援助;村組所到必訪,利用普法宣傳宣講的契機走訪群眾尋找線索;群眾有聯必訪,發動來訪群眾做自己的“探案員”……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法治的陽光照亮每一個角落。
2021年4月20日,幼兒園小朋友小妮從教學樓上墜落。當年8月9日,高建華受指派擔任此案的法律援助律師。由于小妮當時傷勢較重,治療經歷了多次手術住院、康復住院、定期復查、心理輔導治療等好幾個階段,證據材料的整理相當復雜。為了使案件能夠盡快進入訴訟程序,她自己加班加點一項一項地整合粘貼票據,為辦案法官清晰地提供了就診情況及支出費用。盡管在她的努力下案件圓滿辦結,小妮家庭得到了應有的經濟補償,但事故卻給小妮留下了陰影。高建華想著如何讓小妮度過心理障礙期,一年多來一直在關注著這個不幸的家庭。
法律援助工作需要更多的付出
高建華經常說,法律援助工作面對弱勢群體,需要更多的耐心和付出。當事人文化水平有限、法律意識淡薄、情緒化傾向等問題都會給法律援助工作帶來困擾。實踐中,她認真對待每一次群眾來訪,特別是農民工集體討薪等群體性案件,她總是抓住群眾第一次來訪時的“熱乎勁”,就地對來訪者做一次普法宣傳,讓群眾做到知法用法;面對集體來訪,在與代表充分溝通的前提下,還會力爭全面準確地掌握案情;堅持做優案前調解,在充分了解案情的基礎上,力爭通過調解達到案結事了;堅持做足證據收集,完整收集整理相關證據;堅持做實后期回訪,每一起案件終結后,她都會通過微信、電話、走訪等途徑適時進行回訪。
2022年10月7日,高建華接到法律援助中心的指派,幫助工地上受傷的一名農民工維權。當時正處在疫情防控中,受援者遠在綏德縣居住,無法當面了解案情,就連援助代理的手續簽署也陷入困難。這一刻,她首先想到了聯系綏德縣法律援助中心協作簽署手續。接著,通過微信視頻的方式與受援人談話掌握案情,順利為受援人辦理了案件。由于立案材料細致詳盡,2022年11月2日,雙方在法院訴前調解中達成了最終賠償協議,受援人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不到一個月就拿到了8萬元賠償款及醫療費。
把法律援助工作堅持下去
身邊同事常常說,高建華辦案雷厲風行、說干就干,只要你看過她的辦案卷宗,就會由衷感嘆她的精細嚴謹。她經常對自己的案卷開展自評,重點審要件、審格式、審文字、審裝訂,最后還要審“收獲”,在總結每一起案件的經驗中,不斷提高法律援助的效能,促進自己更好更快成長。
2017年7月,高建華參加了由團中央、司法部發起的“1+1”中國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動,在與指導律師白玉一年的合作中,共辦理各類案件73件,接待法律咨詢300余人次,開展法律宣傳活動20次,這讓她感到收獲滿滿。正是那年,她與白玉同時榮獲了“陜西省法律援助先進工作者”稱號,并走進北京人民大會堂作為法律援助志愿者代表發言。也就是這個代表青年法律援助志愿者匯報工作的機會,讓她對自己的工作多了一份自信。
2018年,高建華又一次參加“1+1”中國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動,在指導律師的幫助下,她獨自辦理法律援助案件60件,解答法律咨詢350人次,業務水平再上一個臺階。2022年,當她又一次成為“1+1”中國法律援助志愿者時,她已經敢于嘗試復雜案件,業務水平得到質的飛越。
高建華說:“我的工作很平凡,但我認為法律援助工作的意義是不平凡的。它能盡顯人間冷暖,讓人在絕境中感受到溫暖。我熱愛法律援助工作,一定會堅持下去?!?/p>
(記者 喬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