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摘要)——2023年1月14日在陜西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2018年以來,全省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省委堅強領導、省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力監督和最高人民法院監督指導下,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省十三屆人大歷次會議決議,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按照“講政治、抓辦案、帶隊伍、推改革、強科技、增公信”工作思路,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各項工作實現新發展。全省法院受理案件416.07萬件,審執結407.43萬件,比前五年分別上升114.78%和114.41%。2022年,全省法院結案數首次突破百萬件,增幅列全國第6位。
一、堅持服務大局,促進保障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依法打擊刑事犯罪,審結一審刑事案件12.05萬件。審結涉黑惡案件700件6176人,判處保護傘56人。審結養老詐騙案件38件71人,追回損失955.26萬元。審結一審貪污賄賂、瀆職侵權案件1821件2082人,發布《職務犯罪審判白皮書》。審結一審商事案件118.56萬件,制定《依法服務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意見》,1個案件入選全國法院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典型民商事案例。審結一審知識產權和競爭糾紛2.28萬件,設立西安知識產權法庭和秦創原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中心,3個案件入選全國法院典型知識產權案例。審結一審行政案件3.98萬件,2022年全省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同比上升26.48個百分點。審結一審環資案件2.25萬件,積極開展打擊整治破壞秦嶺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建立黃河中上游等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機制,設立秦嶺、黃河等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保障美麗陜西建設。
二、堅持司法為民,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
審結一審民事案件88.54萬件。適用民法典審結隱私、名譽權糾紛1.11萬件。深化家事審判方式改革,審結婚姻家庭、繼承糾紛32.62萬件。設立35個少年法庭和109個專門審判團隊,審結涉未成年人案件6.65萬件。葉挺烈士近親屬訴西安摩摩公司名譽侵權案入選全國法院涉英烈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在所有人身損害賠償類民事糾紛中開展統一適用城鎮居民人身損害賠償標準試點。開展“三秦颶風”系列執行行動,執結各類案件134.98萬件,執行到位金額2264.69億元。121家法院完成訴訟服務中心升級改造任務,一站通辦、一網通辦、一號通辦、普惠均等的訴訟服務體系全面形成。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協調推動1206個調解組織、5640名調解員組建“調解網絡”, 全省331個訴服團隊入駐當地綜治中心,促進糾紛源頭化解。加大司法救濟力度,依法減免訴訟費1.34萬件5091.50萬元。推進司法救助、法律援助、社會救助有效銜接,向6473案9227名困難當事人發放司法救助金1.82億元,2個案件入選全國法院司法救助典型案例。
三、堅持公正司法,持續提升審判執行辦案質效
牢固樹立“質量第一、提高效率”工作理念,研究確立“一般案件發改率低、重大案件‘三個效果’好、敏感案件‘三同步’工作實”的辦案要求。全面推行雙向評查、異議反饋機制,統一全省裁判尺度,完善辦案質效評價機制。加大司法公開力度,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率達到99.96%,庭審直播18.77萬場次,21部微電影、微視頻獲評全國法院“金法槌”獎。創新開展縱向有進步、橫向有進位“雙進”工作,與2017年相比,2022年全省員額法官人均結案數269件,上升100.75%;一審判決案件發改率2.87%,進步2.76個百分點;案件平均審理時間53天,縮短16天,總體呈現量增質升的良好態勢。
四、堅持改革創新,努力推動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
完成309項改革和信息化建設任務,4項改革入選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建立審判權責清單,落實院庭長、專業法官會議、審判委員會監督責任。制定《陜西法院法官員額動態調整實施辦法》,遴選、遞補員額法官684名,選升晉升法官等級3353人次,晉升法官助理、書記員職務等級5745人次。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完成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開展四級法院審級職能定位改革試點,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建成陜西移動微法院、“云基地”,積極推進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和深度應用,建成494個“云上法庭”,在線開庭9.20萬件。
五、堅持從嚴治院,著力打造新時代過硬法院隊伍
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建立陜西法院人民司法傳統教育基地,省高院“馬錫五審判方式”傳承工程等2個項目入選全國法院文化建設特色項目。扎實推進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深入整治頑瘴痼疾。扎實開展作風建設專項行動,省高院修訂制定35項管理制度。舉辦各類業務培訓班262期21.24萬人次,198份裁判文書、案例、論文在全國法院評比中獲獎,20個案件入選全國法院典型案例。全省法院120個集體和183名個人受到省部級以上表彰。會同省委宣傳部評選宣傳“楓橋式人民法庭”“新時代馬錫五式好法官”,建成44個示范法庭、182個達標法庭,5個法庭工作經驗入編全國法院新時代人民法庭建設案例。大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對11個中院開展司法巡查全覆蓋,對83個基層法院進行審務督察。
六、堅持接受監督,不斷加強和改進法院工作
主動接受人大監督、政協監督、檢察監督和社會監督,按期辦結并回復代表建議45件、政協提案75件,省高院連續5年獲評代表建議、政協提案辦理工作先進單位。
2023年全省法院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第二十二次全國法院工作會議和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等部署,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深入踐行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奮力推進法院工作現代化,為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